adtop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疫情下文旅产业如何破圈?“再生+科技”让“流量到留量”

来源:融媒观察网    发布时间:2021-09-25 15:30   作者:笑笑   阅读量:5681   

“人们继续旅行,想去旅行。”谈及疫情给全球文化旅游业带来的变化,世界银行全球文化遗产与可持续旅游协调部主任艾哈迈德艾伟达通过视频参与讨论,他表示,在经历了全球长期反复的封锁之后,人们对旅行和旅游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但仍需要更大的韧性、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

24日至26日,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暨第十届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在敦煌举行。来自韩国、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嘉宾共谋线上线下共享丝绸之路新机遇,旅游产业新发展路径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20年,全球国际游客人数较2019年减少10亿,降幅达74%,旅游收入减少1.3万亿美元,将直接影响1亿至1.2亿个就业岗位。这是1950年以来世界旅游业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当前危机仍在持续,2021年1-5月,国际游客人数较2019年同期减少4.6亿,为85%。

“与其他任何危机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世界,包括甘肃的旅游和旅游业,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商业模式和安全做法。”艾哈迈德依维达说,如今,在旅游需求中,合作方式不断变化,健康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能够快速行动、采取新的安全措施的目的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艾哈迈德依维达说,人们对自然旅游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商业、庆典、会议、展览和室内活动的需求有所减少。重组更加注重技术和视频会议的使用,这使得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然而,文化、人力和物质资产没有改变,国内和国际旅游仍然是人们的选择。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涵看来,“危机并存”。

24日,他在敦煌提出,“这次疫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让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模式,让它们更具适应性和敏捷度,为未来塑造更有效、更可持续的替代品。对此,他建议“可再生旅游”。

“当前,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惜、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不仅是为了我们的过去,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夏泽涵表示,“可再生旅游”用综合的方法来衡量旅游,不仅是经济回报,更是对当地社区的关注,以及人类和地球的福祉,可以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当地社区的生计产生积极的影响。

据记者分析,随着出境游受阻、入境游搁浅,我国国内景区迎来发展升级,人们的出行需求较高。国内不少景区通过丰富当地多元化产品、创新方式推动“可再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疫情下的文化旅游产业不再单纯追求“流量”,而是更加注重游客的体验和感受,促进游客与当地民众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和交流,从而实现“留量”的目标。

同时,“数字文化旅游”重新定义了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一会一节”前夕,甘肃官方还举行了持续20多天的“丝绸之路云游”线上互动直播。200多万网友通过“云游”“云直播”等方式直观了解“一会一节”,沉浸其中,体验丝绸之路起点、黄金地段、终点等国家和地区“都美都美”的厚重文化和美景。

甘肃省文化旅游厅厅长陈为忠此前表示,疫情对文化旅游企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云峰会”、线上招商、线上文博会、“家游丝绸之路”等新业态、新模式,为文化旅游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无独有偶,本届节的客国韩国馆也将韩国舞蹈、书法表演、韩国美食、文化创意产品的独特文化魅力带到敦煌,让中国游客通过“线上线下”身临其境地感受其独特风情。

“21世纪的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一个可以实时连接地球村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世界里,丰富多彩的文化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向我们展示了无限可能。”大韩民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长黄熙通过互联网发表讲话,他表示,大韩民国期待世界各地的文化共存,也期待与其他参与国一道,基于前沿数字技术和在线平台,更积极地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传承文化。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站点精选

《半条棉被》新书发布启迪青少年走好新的“长征路”
《半条棉被》新书发布启迪青少年走好新的“长征路”

由潇湘电影集团创作、湖南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半条棉被》绘本版、青春版于24日在长沙上映。“半条被子”的红色经典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哪怕只有一条被子,也要给老百姓剪...

adr1